摘要:尤三姐身上滋生的强烈的人格主体意识,无疑是红楼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她希望有尊严地生活,有尊严地追求爱情自主,为了这份尊严,不惜以性命为代价。她为《红楼梦》中的女儿世界凭添了一股生气,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红楼梦;尤三姐;林黛玉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红楼女儿。《红楼梦》作者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少女形象,向世人展现了“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的花样儿女们被侮辱、被损害、被压迫的人生悲剧。尤三姐,一个特立独行的别样女子,书中描写她的文字篇幅并不长,但却是浓墨重彩,个性鲜明。她少了红楼中其他女性的贵族气质,多了几分市民女性的快意恩仇,泼辣世故。
(相关资料图)
1、尤三姐和林黛玉
尤三姐虽名不见正副十二钗,但她和正册中的林黛玉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同为贾府中寄人篱下者;同样追求婚姻的自主性;同样具有绝望的宿命;其意中人皆遁入空门。而且她们长得也不分上下——
—第65回兴儿向尤二姐介绍荣府时提到黛玉:“面庞身段与三姨不差什么。”从某个方面来讲,尤三姐就像是主角林黛玉的影子。尤、林二人更重要的是其内在气质的契合:二人都是有着强烈女性意识、大胆追求爱情的自主性的独立个体。
1.1悲剧结局的异同
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中,有红楼判词做谶语,暗示了红楼众多女儿的结局同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不管多么美好的事物,终将是“好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尤三姐和林黛玉的结局也同是一语成谶的。
尤三姐知柳湘莲“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下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里去了。”虽然有第五回的谶语暗示,可是尤三姐的死还是令人措手不及,恍然若失,感觉一场美丽的爱情故事还没有上演就戛然而止,只留下无尽的惋惜。“情小妹耻情归地府”,这种“耻”是对自己人格受污辱而感到的一种耻辱,斩钉截铁,丝毫不拖泥带水。苟非自刎其颈,不足以表白于天下。
如果说三姐的死是流星划过的倏然间,黛玉的死则是一个渐渐陨亡的过程。黛玉温婉的个性绝不可能会做出像尤三姐突然间以死殉志的做法。黛玉会用她自己独特的、最凄婉、最哀怨的方式表达对男性最深的失望与质疑,而三姐则以最直接、最激烈的毁灭自身的方式来对抗男性的蔑视,这与先前她敢“嫖”贾珍贾琏之徒的泼辣个性是相吻合的。
1.2市井女子与闺阁女子
尤三姐和林黛玉之间明显的不同表现在,她们一个是市井女子,一个是大家闺秀。由于三姐的地位出身,她耳濡目染巷陌市井的民风民俗,直接秉承了《诗经》里民间女子大胆追求爱情自由、表现自我的火热豪情,所以她才能爱上也带有市民特性、侠义风范的柳湘莲。她在贾府中接触的,都是反映“恶”的贾琏贾珍之类的堕落贵族;而林黛玉则更接近欲冲破封建礼教藩篱而不能的如玉温婉的闺阁女子形象,她所接触的宝玉等人代表了贵族中“美”的一面。林黛玉已跨出了闺阁女子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门槛,却并没有迈进市民那样相对开放自由的庭院,从这个方面讲,林黛玉还是矜持的。
戚序本回后评三姐时讲到:“尤三姐……能识湘莲,是红拂、文君一流人物。”红拂本为杨素侍妾,识英雄于草莽中,夜奔李靖,与三姐五年前一见湘莲即立誓非此君不嫁极其相似。她们都勇于寻找自己的幸福,痴情、有胆识。尤三姐可以勇敢说出自己择偶的标准,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为了爱情、为了自己的尊严付出生命。
而林黛玉生活的环境与尤三姐不同。生在诗礼簪缨之家的她所拥有的,更多是像李清照、谢道韫等人的才情,和如同杜丽娘、崔莺莺等闺秀女子的被压抑的情欲、人性。锁在深闺内室,不用说恋爱,“连心病也是断断不能有的”的红楼闺秀,她们娇柔的身躯下包孕着不灭的爱情之火。只不过比起尤三姐、杜十娘那样如火山之爆发,比起崔莺莺等人不尊父母之命与意中人结合,黛玉的感情是含蓄的,她有想和宝玉在一起的心,却没有勇气踏出半步。同尤三姐自主择夫不同,黛玉其实在等待贾母将他们最终撮合在一起。
1.3对尤、林反封建礼教判定的质疑
很多学者把尤三姐和林黛玉都看做是封建势力的反抗者。诚然,尤三姐和林黛玉身上,有着强烈的女性意识和独立个性,具有自由恋爱的超前思想,但身为封建社会深闺大院、市井底层的女子,顶多会想到身处环境的不顺意,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来争取一份尊重和地位,怎么可能理解到是所处的这个社会、这种制度的不合理呢。她们一样遵从媒妁之言,拘于女子的矜持而不敢主动向心爱的人表达婚恋的意愿。《红楼梦》的作者,他处于那个时代,受着男尊女卑、男权主义思想的支配,“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不可能有进步的反封建思想观念的。他用此悲剧故事只是想达到缅怀自己那个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的目的。
2、尤三姐的悲剧成因
尤三姐的死,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字“情”。《红楼梦》的主题就是“大旨谈情”,离不开“情”这个字。钟情于柳湘莲的尤三姐听到悔婚的消息,愤激之下遂刎颈舍命见志,是情之至。
造成尤三姐悲剧的因素,不是单单一方面。她错看了自己、他人和那个风尘之世。
2.1身为下贱心比天高
首先,三姐的悲剧是个性使然。敢作敢为,颇有识见,她刚烈的个性不容于世。她的悲剧,早在她进入宁府,和贾珍贾琏调情的时候就已酿成。这是她自己的原因,却也是被迫的。她抓住了贾珍之流纨绔子弟的弱点,把他们玩弄于股掌。用屈辱的手段去保护自己,这是在那个社会,尤三姐所仅能做,也只有她才会做的,这是真正的悲剧。尤三姐何尝不想活得扬眉吐气,堂堂正正,到头来,却是“风尘肮脏违心愿”。《红楼梦》中,凡是想为自己谋求一份自尊的人,最终都被无情地摧残。尤三姐暂时震住了贾珍贾琏,但同时她也让自己陷入了绝境,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昂贵。她没有意识到,就算自己洁身自好,但是“水性杨花”的罪名也已经强加在了她的头上。尤三姐也过于自信,自认为“改过守分”,就能“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跟了他去”。她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心里中意的人,其实并不一定中意于她。她比旁人多了一层聪明又寻觅那高人一等的追求,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这种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2.2错把冷郎当知音
细读尤三姐自杀的前前后后,感觉是一连串的误解才导致她命运的悲剧。如果说贾琏说亲时说得清楚一些;柳湘莲对尤三姐信任一些;抑或柳湘莲问宝玉时,宝玉澄清事实——
—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但是《红楼梦》里的种种悲剧,没有一件是由单纯的误会造成的。金钏之死,晴雯之死,尤二姐之死,虽然死的冤,但都是有原因的。
抛却贾宝玉、贾琏等造成尤三姐命运悲剧的直接因素,单说一下柳湘莲的“冷”。柳湘莲在小说中被称为“冷郎君”、“冷二郎”,这说明了他本身就是一个消极悲观厌世的人物。他这么一位经历了从荣盛到式微的世家子弟,比起家道小康正在兴头上的宝玉等幸运儿来,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受要更为敏锐更为透彻。所以,他对生活,包括爱情,都抱有一种怀疑、不在乎的态度。
而尤三姐不知人,过于信赖柳湘莲。她仅凭五年前戏场一见,就对柳湘莲一往情深,而不了解对方对自已的看法。柳湘莲虽说是侠士,但实际上他择偶的对象仍系之于传统的贞洁观,他也是因为怀疑而提出退婚的。尤三姐的“不贞”,使柳湘莲不信尤三姐能真的“改过守分”。尤三姐以死明志震撼了柳湘莲冷寂的心,在他心里泛起巨大的波澜,使他由冷变热,而尤三姐的死去则使他更加冷寂,直至遁入空门。尤三姐的自戕,事实上造成了两个人的悲剧。三姐项下一横是绝情,乃是正情;湘莲万根皆削是无情,乃是至情。从这点来讲,他们在这场爱情悲剧中,同样都是受害者。
尤、柳二人之间的误会,实质上是文化的冲突。在那个时代,一个已经失足的女性,即使改了行,也很难被那个时代的男子所接受。如柳湘莲所说:“我不当那剩忘八”。男人可以寻花问柳,女人一旦失身即名誉扫地,颜面无存。枉湘莲身为飘泊江湖、倜傥不羁的浪子伶人,且三姐对其一往情深,但仍然有着世俗贞洁的偏见。世俗如此,知音难觅。尤三姐的香消玉损是因为看不见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彻底的绝望。
2.3风尘肮脏世难容
尤三姐对世道的看法太天真。三姐根本不认识这个社会是梦醒后无路可走的时代,还单纯地认为只要改过自新,自己就能有个崭新的开始。她虽然曾经抵挡住了以贾珍、贾琏为代表的封建淫恶势力的进攻,但她并没有因此就跳出那个封建社会的包围。这是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对女人、特别是像她这样被称为“尤物”的女人所持的种种歧视,使她始终逃离不出不洁的藩篱。“除了两头石狮子干净”的贾府,更是给她的爱情带来了洗不清的污染。她虽然没有像她姐姐那样地直接受到封建势力的摧残,但封建势力仍然通过各种联系、甚至是通过她自己的手把她杀害了。
参考文献:
[1]霍国玲,紫军校勘.脂砚斋全评石头记[M].东方出版社,2006
[2]何红梅编著.红楼女性[M].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
郭曼 ,生于1987年,女,江苏徐州人,南通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红楼未央公众号投稿邮箱:hlwywn@163.com上一篇:天兵科技有限公司_天兵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